债台高筑转型受阻 奥飞娱乐或成为下一个乐视

债台高筑转型受阻 奥飞娱乐或成为下一个乐视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16
超740亿元!三巨头分红方案披露→ 周鸿祎:这么多年,360做对了这几件事 华康洁净董事长被留置 此前套现上亿元最新进展 收评:港股恒指跌0.98% 科指跌0.59% 科网股普跌 互联网医疗股大涨 稳定币概念走弱是真的? 周鸿祎:这么多年,360做对了这几件事 五洲交通:上半年增收不增利,200亿投资项目存诸多隐忧又一个里程碑 内控存在缺陷!百傲化学收监管警示函 别侥幸!关税引发的通胀只是暂时被“藏”起来了 最高翻倍!富国基金旗下145只基金近一年收益超30% 锡商银行“换帅易主”背后:仍存股东风险隐忧 科力装备中期分红: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官方通报来了 大丰实业:合资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周五俄罗斯股市开盘上涨 “普特会”将于龙国首都时间周六凌晨开始实测是真的 周鸿祎:要形成足够的锐利和压强,才能在市场里能打开一条血路实时报道 华为nova 14 Ultra手机天猫促销,3649元起是真的吗? 阶跃星辰裁撤视频生成团队,全员并入京东?后者回应 2025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后续会怎么发展 利好来袭!题材股与权重股齐飞 A股上演涨停潮 四年亏3亿,雷军力挺的公司IPO了又一个里程碑 公募港股调仓路线图 龙虎榜|长城证券涨停,北向资金净买入4230.44万元 财信研究评2025年1-7月宏观数据:生产稳需求降,提振内需是关键专家已经证实 龙虎榜|长城证券涨停,北向资金净买入4230.44万元秒懂 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 京东增收不增利,责任都在外卖?反转来了 龙虎榜|长城证券涨停,北向资金净买入4230.44万元 北汽蓝谷上半年营收 95.17 亿元同比增长 154.38%,净亏损 23.08 亿元 快手组织架构调整:高级副总裁盖坤兼任可灵AI技术部负责人 周鸿祎:未来能解决人类与AI和平共存的公司,绝对是全世界最牛掰的公司 龙国平安举牌龙国人寿H股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科达液压安徽基地首台液压泵下线官方通报 美国7月PPI环比上升0.9% 预估上升0.2%后续反转 招募经销商、增资6亿元,广汽想借华望挽颓势 京东,重大发布!盘前股价直拉 龙国炒股软件使用人数TOP3:新浪财经APP、同花顺、东方财富居前三 敦煌种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445.4万元,同比增长73.43% 消费贷贴息将落地,头部消金、民营银行迎融资考验实测是真的 消费贷贴息将落地,头部消金、民营银行迎融资考验 国际观察|美芯片企业出口业务被政府“勒索”的背后专家已经证实 美国财长贝森特:药品关税方面敬请关注学习了 曾一直向乌克兰人提供免费服务!索尼宣布:彻底退出俄罗斯市场

还记得风靡一时的四驱车、悠悠球吗?这些极具时代感的玩具,是不少“80后”、“90后”的美好回忆。如今,数十年过去,这些玩具早已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取代。

比起被遗忘的玩具,四驱车的生产者——奥飞娱乐——低调但不沉默。这家最早通过玩具起家的公司,通过扩张、投资、并购,产业已遍及玩具、动漫、游戏、影视、婴童用品等多个领域,成为一家以IP为核心、打通全产业链的泛娱乐化生态集团。

这与当下另一家娱乐生态企业——乐视的路子几乎如出一辙。同样类似的还有资本状况,奥飞娱乐大举扩张是以持续高筑的债台和减持为基础。

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奥飞娱乐的流动资产为30.01亿元,而流动负债为24.74亿元。总资产为82.42亿元,总负债为33.17亿元。而作为实际控制人和第二大股东,董事长蔡东青和总裁蔡晓东分别质押了超过四成和五成的所持公司股份。

在奥飞娱乐的官网,公司介绍一栏这样描述,奥飞娱乐“以发展民族动漫文化产业,让快乐与梦想无处不在为使命,致力构筑东方迪士尼。”这个梦想在不断的投资、负债以及减持的循环中,离得有点远。

泛娱乐板块的“乐视”

奥飞娱乐前身“奥迪玩具”成立于1994年(2007年改制成立奥飞动漫,2016年更名奥飞娱乐),因缘际会之下,创始人蔡东青在香港看到了日本产的四驱车玩具,动了仿制的心思,将其引入大陆市场,大获成功。随后,奥飞娱乐又推出悠悠球等风靡全国的益智类玩具,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玩具生产商。

债台高筑转型受阻 奥飞娱乐或成为下一个乐视

为了促进四驱车和悠悠球的销售,效仿美国玩具巨头孩之宝,奥迪玩具在2002年斥巨资引进日本热播动漫《四驱小子》和《四驱兄弟》,四年后又自主投资拍摄了动漫影视片《火力少年王》,初尝“玩具+动漫”产业链布局的甜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玩具制造业陷入低谷,几乎在同一时间,奥飞动漫进一步坚定了转型动漫行业的决心,试图打造一个类似于迪士尼的以动漫为核心的商业帝国。奥飞娱乐转型的主要路径,除了自制《战斗王EX》、《巴啦啦小魔仙》和《闪电冲线》等一批动漫作品,就是投资和并购。初期最为外界所熟知的案例,即2013年9月以5.4亿元收购“喜羊羊与灰太狼”品牌及其独家运营权。自此之后,类似的投资并购愈演愈烈。到了2016年,奥飞娱乐投资并购进入高峰,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多达67家,比2015年增加了25家,投资金额36亿元,不仅超过2016年全年33.61亿元的营业收入,也超过了从2011年到2015年五年的投资总和。如此激进的并购,也为奥飞娱乐赢得了“财团A”的称号,奥飞娱乐的英文名是“ALPHA”,与日本最大玩具制造商万达(BANDAI)的“财团B”形成对应。而从投资标的来看,奥飞娱乐与万达又有明显区别,从经营理念到运作布局,无不透露出“生态化反鼻祖”乐视的影子。通过对动漫、影视、玩具、婴童用品、媒体等板块的投资或并购,奥飞娱乐在泛娱乐板块间试图产生化学反应、生态反应,进而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一个生态化发展的产业集团,堪称“泛娱乐板块的乐视”。负债扩张有意思的是,和乐视一样,在大举战略扩张的同时,奥飞娱乐在资金链上也承受着巨大压力。翻看2009年IPO以来年来公司业绩报告可以看到,奥飞娱乐发展业务大都靠融资借款,资产和业务发展史,几乎也是一部负债增长史。数据显示,2009年末,当时还叫奥飞动漫的奥飞娱乐资产为12.80亿元,而到了2016年末,这个数字是84.32亿元,增幅高达558.75%。而在负债方面,2009年9月IPO至今,奥飞娱乐通过发行股票累计融资26.28亿元,债券融资8.5亿元,累计融资34.78亿元。而根据奥飞娱乐公布的2017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发行情况公告,未来一年中,奥飞娱乐还将累计申请发行总共不超过12亿元的短期融资券。与过去一年在投资并购上花掉的36亿元、过去五年半花掉的46.35亿元相比,光靠发股票发债券融资显然不够,为此,公司高层还不断通过减持或质押股票来为公司“输血”。最近较大规模的一次减持套现是在2016年2月,奥飞娱乐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蔡东青及其一致行动人蔡晓东、李丽卿,在三天内累计减持600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74%,并将16.32亿元套现资金借给公司,且无利息、无还款期限。而根据奥飞娱乐《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质押本公司股份的公告》显示,截至2017年5月25日,奥飞娱乐第二大股东蔡晓东处于质押状态的股份累计约7525万股,占其持股总数的52.01%,即超过半数股份都被质押。频繁的资本运作,反映了奥飞娱乐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对此蔡晓东更是直言不讳,称公司战略布局需要很多资金,“通过减持借给公司,以支持战略落地”。只不过,纵然公司举债扩大规模,可以提升企业发展愿景,但对资本市场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因素,从2016年2月减持开始,奥飞娱乐的股价已经从30多元,下滑到如今的15元左右。一旦融资方面没有后续的利好因素,债务问题将会成为奥飞娱乐未来的一大经营风险。业务转型挑战业务层面,作为从玩具制造起家的动漫产业集团,奥飞娱乐尽管极力想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但始终无法摆脱传统制造业的烙印。即便到了2016年,奥飞娱乐发布的年报显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玩具销售、影视类和婴童用品,其中传统主营业务实体玩具销售占总营收的比重仍然高达约六成。虽然难以就此下定论奥飞娱乐的多元化投资并购和泛娱乐生态梦想失败,但至少说明转型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而即便是玩具销售本身,也并非没有风险点。曾几何时,奥飞娱乐的动漫作品出一部火一部,《喜羊羊与灰太狼》、《吧啦啦小魔仙》、《超级飞侠》等作品更成为经典的动漫IP,它们的衍生玩具也获得了不错的销量。但如今打开奥飞娱乐官网,在玩具一栏中,依然是这些老面孔。十年还是同样的动画作品和动漫角色,难免会让人产生“坐山吃空”的疑问。在BAT均进军文化娱乐产业的大潮之下,动漫内容极大丰富,新一代互联网原住民变得愈发挑剔,伴随奥飞娱乐旗下动画长大的群体,也早已不是看低龄漫画的年纪。对奥飞娱乐来说,IP作品更新迫在眉睫。奥飞娱乐也并非完全抱残守缺。2015年8月,公司斥资9.04亿元收购四月星空100%股权,旗下的“有妖气”是著名的原创漫画平台,出品了不少优质IP作品,如《十万个冷笑话》、《黑瞳》、《镇魂街》等。但投资收购企业和IP运营完全是两回事。一方面,奥飞娱乐是从制造业转型而来的动漫企业,和互联网动漫公司存在差异,磨合过程必不可少;另一方面,从动画作品到衍生品的产业化,也需要时间。动漫化的生态转型难言顺利,玩具制造仍是重要的收入来源,如果接下来没有现象级精品出现,在一段时间里,奥飞娱乐都有可能被卡在路上。造梦与否选择题不过,无论是债台高筑,还是转型受阻,都不妨碍奥飞娱乐继续造梦。今年4月,奥飞娱乐公告了金额为23.5亿元的定增融资计划,其中5.4亿元用以补充流动资金,另外18.1亿元则分别用于电影、动画、网剧等项目的投资与网络销售平台等项目。在今年最新的公告中,奥飞娱乐表示将在2018年之前斥资13亿元投资合计62部包括电影、游戏、电视剧、网剧和动画在内的IP项目。这背后的信心是来自是国内泛娱乐产业的飞速发展。工信部信息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泛娱乐产业白皮书》显示,2016年,国民文化娱乐消费保持快速增长,泛娱乐核心产业年总产值约为4155 亿元,预计2017年达到4800亿元以上,增速超过15%。在此背景下,不只是奥飞娱乐,BAT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在泛娱乐产业跑马圈地。大环境一片向好,无疑为奥飞娱乐这样的中国动漫公司拉进与迪士尼的距离带来重大利好,但想要实现难度也不小。艾瑞咨询分析师黄燕华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迪士尼模式要依托于相当成熟的产业链,而现阶段,国内动漫行业的产业链尚未成熟,缺乏优秀人才,内容稀缺,难以快速实现迪士尼模式。对比来看,一方面,迪士尼的核心业务就是动画制作,相比之下,奥飞娱乐的制造业基因根深蒂固,即便收购了优质IP,在动漫制作和运营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另一方面,迪士尼模式下的泛娱乐布局,都是基于成熟的动漫产业,而国内则相反:在泛娱乐浪潮的推动下,动漫产业被迫“野蛮生长”,在本该汲取养分时拔苗助长,过度商业化,盲目上马影视和游戏改编项目等,一些新作品被扼杀在摇篮里。对于奥飞娱乐这样的行业一线企业而言,得好好考虑,是举债并购,追求规模扩张,对标迪士尼,还是下苦功,打磨精品,做“中国的奥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