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16
浦发银行世界500强排名下降17名 换帅一年后营收转升 现金流“腰斩”难匹配净利增长,嘉化能源多业务疲软,脂肪醇暴增难支增长大旗后续反转 “21年老股民查股票账户”,券商营业部又热闹起来了! 西锐盘中一度涨超11%创新高 年内股价已累计涨超2倍 近十年首现!A股再现“双2万亿” 这次有何不同? 里昂:上调阅文集团目标价至40港元反转来了 里昂:上调阅文集团目标价至40港元学习了 3961公里,24小时耐力测试全新小鹏P7破纪录官方已经证实 逼空行情重演?Paramount Skydance两日猛涨48% 分析师直呼“看不懂” 三则重磅利好加持!互联网金融走强,牛市旗手2.0——金融科技ETF(159851)盘中拉升2.2%这么做真的好么? 珍酒李渡午前涨超5% 机构预计下半年大珍渠道推力有望延续后续会怎么发展 近十年首现!A股再现“双2万亿” 这次有何不同? 科济药业-B盘中涨超3% 中期净亏损7548.3万元同比收窄78.53% 中信期货:午盘点评8.15后续反转来了 年内股价下跌72%、国资入主“告吹”,*ST汇科拿什么自救?太强大了 西锐盘中一度涨超11%创新高 年内股价已累计涨超2倍 “历史级别”的二季度,对冲基金如何操作?微软买得最多,阿里减仓最大 “21年老股民查股票账户”,券商营业部又热闹起来了!官方已经证实 日本二季度GDP超预期提振日元,美元兑日元在148关口遇阻回落 “历史级别”的二季度,对冲基金如何操作?微软买得最多,阿里减仓最大这么做真的好么? 【券商聚焦】兴业证券维持康师傅控股(00322)“增持”评级 看好其产品力、渠道力、营销力持续升级反转来了 里昂:上调腾讯控股今明两年经调整净利预测 目标价升至740港元是真的吗? 世纪华通(002602)股民索赔案再提交立案,左江科技(300799)索赔案持续推进 星展:升李宁目标价至19.5港元 盈利复苏动能正在增强 【信达能源】卓越新能深度报告:生物柴油龙头,双碳背景下的绿色能源先锋实垂了 挪威买家“免疫”马斯克政治争议 助力特斯拉挪威上半年销量逆势增长24% 国美通讯(600898)、  浩丰科技(300419)投资者索赔案持续推进记者时时跟进 钉钉与京东方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官方通报来了 卓越商企服务杨志东:数字化转型不是跟风,必须围绕客户痛点和需求展开最新报道 美钢克莱尔顿焦化厂爆炸考验日本制铁在美投资承诺最新报道 星展:九龙仓置业股价净资产值折让升至十年平均水平 评级升至“买入” 洲明科技与香港科晫集团合作启动香港地铁AI智能化升级项目官方已经证实 收评:商品期货跌多涨少 焦煤跌超6% 世纪华通(002602)股民索赔案再提交立案,左江科技(300799)索赔案持续推进最新报道 收评:商品期货跌多涨少 焦煤跌超6% 股权纷争落幕?瑞联新材董事会换届完成 元成股份(603388)、新智认知(603869)投资者索赔案持续推进 元成股份(603388)、新智认知(603869)投资者索赔案持续推进是真的? 长春一东:一汽股权公司拟减持不超过2.97%公司股份实测是真的 华为nova 14 Ultra手机天猫促销,3649元起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6万股民慌了:“大妖股”内蒙一机,暴跌16.75%! “清仓式分红”背后的资源配置隐忧 成大生物左手用超募资金补流右手大额分红 “清仓式分红”敲响可持续发展警钟 义翘神州左手补流右手分红成实控人套现捷径? 久之洋:自研产品已应用于卫星互联网行业后续来了 锡商银行“换帅易主”背后:仍存股东风险隐忧最新报道 A股,又大涨了!还有更大空间?是真的? 周鸿祎谈AI:希望大家能够跟我一块共勉,坚持资源的集中 华为nova 14 Ultra手机天猫促销,3649元起 龙国能建:2024年水泥年产量在2000万吨以上 阶跃星辰裁撤视频生成团队,全员并入京东?后者回应 容百科技:核心产品包括NCM811系列、NCA系列、NCMA系列、Ni90及以上超高镍系列等正极材料 周鸿祎:互联网最重要的价值是用户,没有用户和流量就没有一切官方处理结果 周鸿祎:这么多年,360做对了这几件事最新进展 周鸿祎谈AI:希望大家能够跟我一块共勉,坚持资源的集中官方通报 主动退市≠责任终结,龙国重工曾被罚,维权不容错过! 周鸿祎:这么多年,360做对了这几件事秒懂

  作者:李思,光和数字VR项目技术负责人。  VR现在似乎是个火热的话题,但在国内又毫无意外成了个看不清的迷局,就像充满极客精神的比特币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就成了个投机工具。  在一片觥筹交错中,真正在开发VR内容的团队其实是挺屈指可数的,这期间有钱有实力的大公司可能在观望、等摘果。我觉得这是个正确的选择,你让大公司创作可能还真创作不出什么东西来。具备技术实力的游戏公司在专注于如何卖更多的装备。项目型的中小三维技术公司苦于应付各种客户,维持捉襟见肘的现金流,所以能出来一个还算有点样子的VR内容真的比较稀罕,一问干嘛呢,大家都说在做VR,就是没有出来东西。  但是能够理解的是,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大家的起点和时间都差不多,这个时期一起沟通和学习就成了个正事。为了和做内容开发的同好们分享一下我们最近的进度,先放出一个参加CHINAJOY展会的送审资料片,抛砖引玉,分享学习,一起围观。

  我们不妨来一起来看看一个VR DEMO的开发历程究竟是怎样的。  先来看几张前期的美术设定图:美术设定无论在影片、游戏还是VR里都是在脚本后的技术执行流程中的第一环节,为后续的环节提供视觉指导。  下面把大家可能会关心的开发环节简单介绍一下: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1、关于开发一个具有一定体量的VR DEMO需要的时间  60天前在我们的会议室的桌子上摆了一本叫《UNITY从入门到精通的书》,我们也搞不清楚这个开发时间是不是好事,是否容易被人认为是另一种“中国速度”搞出来的玩意。  后来我们换成了UE引擎,当然UE有可能会挺高兴的,你看我们的引擎多高效,效果多好,蓝图多么便捷,商城资源多么的好用……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其实这60天的时间不是零基础开始的,我们这个团队岁数偏大,基本都30+了,都有十年的基础三维美术经验积累,并且长期扮演乙方角色,导致在技术落地和时间观念上比较好。加上这个是自己在创作东西,大家投入的状态比较彻底。所以我说这是一段奇特而幸福的时光,当然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这期间我们没有接任何新的业务单子。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2、关于开发VR用什么引擎  其实用什么真的不重要,之前也看到知乎上面大神们的各种机灵文章探讨VR开发是用UE还是UNITY,意见几乎是一边倒的倾向于UNITY,类似用UE就会掉坑里……但我们研究了一阵觉得我们还是适合用UE,然后现在也还相对幸福地活着,《小马过河》的故事都读过吗?  我回忆了一下我们之前用的工具:MAX和MAYA。这俩都好,看你干什么用,如果是做建筑动画,就用MAX,因为快;做角色为主的动画电影,就用MAYA,动作模块好用,利于团队协同。  另外其实现在UE已经特别用心在做,看他的官方教程,商城一看就是下了很大的功夫,而且蓝图这个工具也特别合适偏视觉的团队去使用。  但看UE官方的公众号每次的阅读量都少得感人,与国内这么火热的VR题材形成有趣的反差,真不知道都在关注什么号。  还有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UE会的人比较少,我们只能花时间自己去摸索,现成的人不好找,这种方式叫死磕。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3、CG团队开发VR的优势和劣势  我觉得我们的优势还是在视觉设计上,比如我们认为不同的场景,作为交互工具的Vive手柄也应该有不同的主题,于是就出现了各种漂亮的手柄,我觉得都可以上官方商城了。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现在国内做VR内容开发的出身我觉得可以分成几种:  第一种是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全景视频 ,这个大部分出身是之前搞实拍的,之前的名头一般是导演。  第二种是游戏公司,优势是在程序以及工作流程上和VR比较类似,容易在技术上转型,但尴尬的是如果想追求视觉效果的话最好是做次世代游戏的,但国内现在基本上都是移动端的网游路数,做次世代又以外包加工为主业。  第三种是之前CG行业的,就是我们这种,优势是对视觉比较有追求,国外有一些现在做得还挺好的团队之前也都是这个路子,但需要在技术上做一定的升级和转型,但好在底层的原理是类似的,一说都能明白。  第四种是程序猿团队,优势是能开发出来比较牛X的代码,写自己想要的shader,弄出来自己想要的功能,需要使劲的地方是怎么把东西弄好看了。  最后还有一种是说自己是做VR的。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4、UE引擎的蓝图  蓝图是UE专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开发的一个可视化模块编程,这个东西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没有它我们的DEMO出不来。  举一个栗子:  DEMO后半程出现的你的双臂变成了翅膀,你挥动翅膀飞向苍穹,来到一片水天一色的盐湖,翅膀化为漫天飘散的羽毛……好浪漫的场景。  实现这个东西就需要借助蓝图的帮助,当然我们这个标注非常接地气,能看懂的一定能看懂。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是不是有点像这个: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每个人连的节点风格也各异,这是飘逸风格的。  总之,这是个全蓝图的DEMO,没有写一行代码,听起来不够高大上?其实UE开发蓝图是为什么呢,不就是让你把精力放到对最终效果帮助更大的事上吗,适合你团队的流程就是对的流程。  5、另一个技术点:PBR流程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PBR流程说起来还是游戏行业借鉴了CG行业引入的,但惭愧的是我们在CG行业后期因为项目类型的原因连UV都很少去展。  PBR材质系统可以让物体在引擎中表现出更加真实的质感与丰富的细节,这也是这一世代游戏引擎的通用材质系统,美术师在工作时以更符合现实世界光照原理的逻辑绘制贴图,调节材质。基于这一系统的SubstanceTools系列工具软件将贴图、材质、shader等系统由原本的多软件工具协作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灵活的工作流极大地节省了制作时间,方便系列化贴图材质的迭代与更新,让材质贴图工作环节更直观,高效。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使用软件Substancepainter,这个流程比我们早年PS和MAX展平贴图之间来回倒腾好了很多。  6、更多的技术类干货  因为在文章里没法写太多的技术玩意,要不就成教程了……后续我们会放出一个有干货,非花絮的纪录片,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可能,里面完整的记录了整个开发过程,今天先有个预告片

  风格比较诡异,是个刑侦范,但正片没准又会换成文艺清新……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以下是艺术创作部分  技术很重要,但面对一个新的视听体验方式,创作Very重要,更是VR体验设计的难点。  7、关于VR体验的选题  我们选的这个其实是个比较冷门的题材,现在能看到的大部分VR是打枪题材,我觉得我们好像对文化题材更感兴趣,再加上我们有几位同事都是航空迷,就选了这个题材。  我们注意到在STEAM上有个国外团队做的阿波罗登月的体验,就下载下来学习了一下,但我们认为他给我们的是一些错误的经验,这个团队我认为是一帮闷瓜工程师,太闷了,受不了。文化输出是个我们比较擅长的东西,这可能和之前的工作经历有点关系,而且应该用新的技术做点有意义的东西吧,打怪必须要有,但要是都打怪就不对了。  我自己的总结是,题材最好是你自己喜欢的,有深入研究的,然后又是适合VR表达的就是好的题材。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8、VR的叙事语言会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从创作角度来说,之前导演手里攥着摄像机,让你看哪就看哪,还有蒙太奇什么的逗你琢磨;但在VR的世界里,你就是临场参与者,导演需要引导你去看他希望你看的、参与的。  从2008年开始我们参与策划执行了好些现场活动,我觉得这个经验其实和VR是有相通之处的,在一个很大的空间中,在哪闹动静,哪给光,如何引导视线,推动情节发展,都是个有讲究、好玩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VR的视觉语言不是影片路子,而是个现场活动或表演的路数。  从技术流程上来说,原来的合成和剪辑岗位退休了,但是呢,又没有全退,还在但只是换了个平台,UE里居然加了非线编辑,也可以有后期滤镜什么的,真是有趣。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9、关于流程和分工  前后大致有20个左右的人参与,大部分的人员会集中在三维美术素材这个岗位,和游戏开发的人员分布类似。有一位导演,我们正直的朴岸老师来统筹整个事,在艺术上做把握,然后我和其他同事会一起配合从技术流程上往前推。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10、总结一些坑  从根上说,可能开始这个选题有点大了,好处是对整个试听语言的探讨会更充分和深入,坏处就是导致要做的资源特别多,虽然我们在过去的十年中是个特别擅长做大体量,贩卖伟大的团队。但在有限的时间内会导致有些资源精度做得还是不够到位,如果时间再多点就会更好。 预计有可能爬不出来的坑居然很幸运的没遇到,总是逢凶化吉,比如开始觉得这么多物件最后肯定会卡成翔,但通过合理的加载和隐藏居然在帧率上还好,就是其实引擎的承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好。

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小经验:先用一般的显卡调,因为考虑到要发布到STEAM,你不可能要求所有人的显卡都很好,我们这普配的是GTX960、970,需要调到大部分关卡都很流畅,最后展示机上再上个GTX 1080,效果就更好了,我这写的虽然糙,但都是好用的。  小提醒:自己做东西的话把版权的事情处理好,别瞎用,该买的音乐买,如果不是商用的最好招呼也都打到,不要学CCAV……

相关文章